范文1000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范文1000网 > 范文大全 > 导航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心得

发表时间:2024-01-04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心得7篇。

在校我们应该都接触过文档的撰写吧,撰写过程中突然没有思路,可以去看一些范文,借鉴范文的亮点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怎样的范文才算是一篇好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心得7篇”,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心得 篇1

最近比较没空,所以写读后感的速度降下来了,但是我因此也有一些时间去反思我的生活,实践书中的理论,所以有一些认识更深刻了。

今天聊聊人生课题,这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第一次听到关于“谁的课题”的理论,是monself的一篇关于工作上的不顺心的分析文里边,新入职场的女孩遇到上司刁难,为了完成一个活动跑断腿,累死累活,却得不到上司的体谅,很多事情不是她分内的,为了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她也不得不自己去补台。女孩很郁闷,于是找学姐倾诉,学姐问她,谁会为活动搞砸了负责,女孩说是自己,已经成为职场精英的学姐告诉她,谁为后果负责,课题就是谁的,所以不要去抱怨,全力做好,因为即使是别人的原因造成工作失误,会被批评的依然是你自己。

“谁的课题”和课题分离,我个人认为,是我们做得最不好的一件事。举个例子,我曾经在生宝宝前去剪了短头发,后来头发长长了些,我想继续留长,就不打算再剪,但是我妈三番五次劝我去把头发剪了,觉得现在的状态不好看。就算我明确拒绝,表示我没有这样的打算,她也持之以恒的隔一段时间就提一次。虽然是亲人之间,我仍然为这样的干涉烦恼不已。如果用书中的理论来解释,就是没有做好课题分离。发型不好看的后果是我自己承担,所以剪不剪头发完全是我的课题,但是我的妈妈却为我不肯剪而难受不已,她不明白这跟她其实没有关系。

说回人生课题。

阿德勒认为人生有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的课题。可以说是我们人生的几个侧面。不同的课题的人际关系有不同的距离和深度,那么课题的处理方式也会不同。工作上的关系门槛最低,难度也最浅,因为有工作这个纽带;朋友的关系则相对难很多,没有什么不可抗力让你非得和某个人成为朋友,而朋友也有普通朋友、知己、闺蜜等等各种区分;爱的课题,恋人、夫妻、兄弟、亲子,所有的课题中最难的一种,尤其是亲子关系。

三大课题概括得非常精要,其实每一个课题都可以延展为无数个子课题,人际关系这门学问,真的太深了。

怎么正确的处理人生课题呢?

首先要知道,做事情不是为了寻求认可,我们不需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可是有那么简单吗?我们从小到大,做很多事情都是为了寻求认可啊,努力读书,为了取得好成绩,获得老师家长的认可;努力工作,拿出好业绩,获得领导同事的认可;甚至努力表现,获得对象家人的认可。而我们的身上,也承载着各种期待,我们也对别人有所期待,怎么可能不呢?

这里引入一个关键词:赏罚教育。我们都受赏罚教育的影响,所以觉得寻求认可是正常的。但是阿德勒批判赏罚教育,为了寻求表扬而做某事,为了不被惩罚而不做某事,一旦没有表扬和惩罚机制,就可能让事情失控。而我们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换句话说,我们首先要活出自我,然后才有自由。

其实这一点我觉得蛮好理解的。对于我自己的孩子,我不希望他成为讨好型人格的人,所以当家人对他说你不乖,我不喜欢你了的时候,我通常都会阻止。这种思维,在长辈们,甚至很多同辈们看来,都是无比正确的吧,我们告诉孩子,你要乖,要听话,这样我才会喜欢你。宝宝会因为我们说了这样的话而变得乖巧听话懂事,更好管束。但是他们内心也更加不安。这样的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其实很容易没有自信没有安全感吧。

不希望孩子变成讨好型人格,其实就是不希望孩子活在他人的期待中。我们在无知无觉的状态下,其实已经实践了一些阿德勒心理学的理论了。(但是这也只是我不希望,是我的课题。孩子是怎么想的?他还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只好暂时不管。)

要再一次谈到课题分离了。我们说谁为后果承担责任,课题就是谁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很难分得开。孩子不爱学习,大多数父母都会焦虑,会想尽各种办法帮他逼他学,但是往往收效甚微。父母为什么焦虑,因为没有做好课题分离,孩子的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不是我们的。那么,放任不管吗?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有一个好的前程,成长为一个有用的人,所以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的未来考虑啊,我们难道不应该为孩子的未来负责吗?并不是不管,在认清谁的课题之后,告诉孩子这是他的课题,他自己选择怎么做,然后在他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但是不妄加干涉。好难啊,但是牛不喝水强按头,有用吗?或许会引起更大的逆反。

所以做好课题分离真的很重要,不干涉别人的课题,或许很多烦恼就消失了。我们觉得比较开明的家长,其实也是让孩子拥有独立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往往亲子关系不会太糟糕。

不让别人干涉我们的课题,这点也很重要。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我们就会容许别人对我们自己的事情指手划脚,但这也许会让我们觉得痛苦。别人的评价是别人的课题,你无法左右,你自己的事情,要遵循你的本心。

所以分清课题是谁的,做好课题分离,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你的课题。事情就完了吗?并没有,人际关系不能变成这样冷冰冰的进水不犯河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它只是一个入口,构筑良好人际关系的入口。

这里抛出一个观点,自由就是被人讨厌。点题了,是不是,本书的名字就是被讨厌的勇气。

有人想被人讨厌吗?恐怕没有。有人是所有人都喜欢的吗?恐怕也没有。八面玲珑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但是即使我们八面玲珑,也做不到让所有人都喜欢。所以,被讨厌的勇气说的是不要害怕被人讨厌,即使被人讨厌也是没有关系的,不是什么问题,不要因为害怕被人讨厌而去曲意迎合别人,勇敢的活出自己,自然有人欣赏和喜欢。

接下来,如何才能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呢?作者提到一个“共同体感觉”。宇宙,过去未来,都在这个共同体内。是不是过于宽泛,我们更常听到的,是集体这个概念。阿德勒提出共同体的概念,并且将其中的组成因子划分到“我”和“你”这样的最小的个体上,因此提出,将对自我的执着换成对他人的关心。把自己看成共同体的一部分,就会跳出这种自我中心思维,从而拥有更大的格局和更广阔的视野。把这个共同体延伸到无限大,就无论如何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跳出小集体思维。当我们面临一些角色转换的时候,拥有这样大共同体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退休了,或者与小集体无法找到归宿感的时候,不妨将自己放在大共同体里边看看,跳出眼下的杯中风暴。

建立横向关系。这是一个相对纵向关系提出的概念。差别在于,人与人之间地位是否平等。现实是,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我们希望得到能力比我们强,地位比我们高的人的肯定;我们表扬孩子的进步和优秀,我们批评或者处罚没做好事的人。纵向关系中,人与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那么横向关系呢?人的地位真的平等吗?阿德勒提出的是,人与人虽不同但平等。不同,这个词非常有意思,它没有表达谁比谁强,谁比谁厉害,我们不同,有不同的能力不同的位置不同的环境,但是我们是平等的。这种理念,是不是暗合了之前的很多观点,不竞争、不比较、不自卑、不操纵、不干涉、不批评、不表扬、不评价,所有这些,原来都存在于纵向关系中啊。

在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的基础上,对他人的困难给予帮助,对他人的难题给予鼓励,是缔结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我们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获得自信和勇气,换句话说,觉得自己对他人有用,才能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而从共同体的角度说,存在也是有价值的。

其实越写到后边,就越觉得阿德勒心理学太过于理想主义,与我们主流思维和心理背道而驰。但是仔细思考你会发现他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更好的思路和方法,会让我们生活得更积极更有质量。但是践行起来也真的是非常的难,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把自己的心理透视得那么清楚,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去做出改变。话说回来,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的心理学啊,让我们至少从自己做起,开始行动吧!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心得 篇2

九月底,想起《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时,发现我只记得“课题分离”、“目的论”这两个关键词了。于是决定重读一遍,这次读的比较认真,一边看,一边做读书笔记。

《被讨厌的勇气》是日本的哲学家岸见一郎和一位擅长对话体的作家古贺史健合作写的。全书通过一位青年向一位精通阿德勒心理学的哲人请教问题的形式,讨论了阿德勒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这次重读,对以下几个概念印象比较深刻,和大家分享。

1、什么是课题分离?

阿德勒认为,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其中一个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把自己和他人的课题分清楚,进而试图去干预别人的课题又或者任由别人干预我们的课题。

怎么分辨“这是谁的课题”呢?我们可以问自己:做出某种选择之后,结果谁来承担?

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又不愿意认真学习,后果是孩子来承担。

如果朋友对生活有诸多抱怨,却不愿意改变,后果是朋友自己来承担。

如果我自己身体不好,也不认真锻炼身体,后果我自己承担。

这样,具体是谁的课题就很清楚了。

举个例子,家长常常因为孩子学习不好而忧虑,进而去干涉孩子的学习。在阿德勒看来,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家长能够提供的是支持和鼓励,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去帮助他们。

有句谚语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是你不能强迫它喝水。

至于我们自己的工作、爱情,当然就是我们自己的课题。如果我们任由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课题,包括父母、亲人,那么这个过程很有可能会带来烦恼。

这让我联想到了“独立能力”的培养。我们常常说要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是有时候又忍不住插手。据我的观察,这个插手常常是方便了自己。比如,小朋友明明已经会自己穿鞋了,大人还是会帮她,因为“她自己穿太慢了,我们赶时间”。在阿德勒看来,这就是干涉别人课题的一种表现。

有一种常见的烦恼也和“课题分离”有关。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对方却不认可?对方认可或者不认可,那是对方的课题。甚至在人际关系中,对方喜欢你,又或者讨厌你,也是对方的课题。为什么我的父母对弟弟好,对我不好?诚实地说,除了接受,好像也没有别的选择。一旦在他人的课题上反复纠结,人际关系的烦恼就随之而来了。

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入口,也就是第一步。一切的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第二步是,与他人建立横向关系。

很多人认为,对孩子要少用惩罚的方式,要多表扬孩子。孩子做得好,做对了之后,要即使给予奖励和表扬。在阿德勒看来,表扬和惩罚是一回事。都是纵向关系的表现。

1、什么是横向关系?

在阿德勒看来,“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的特点。赏罚教育是为了操纵孩子。表扬营造了一种上下级关系。表扬他人的目的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横向关系是:我们不同,但平等。

我们在对待同事、朋友的时候,很少会表扬对方,因为我们很清楚对方和我们是平等的。然而,在对待孩子和学生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表扬对方。人会因为表扬而形成“自己没有能力”的信念。自己做的好不好,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能不能得到别人的表扬。如果孩子做事情是以获得表扬为目的,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一旦人还是寻求别人的表扬和认可,就失去了自由。

阿德勒提倡的是,用鼓励来代替表扬。鼓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

2、怎样鼓励他人?

表达感谢、尊敬、表达自己真实的喜悦,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以感谢为例,人们听到感谢之词时,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如果孩子学习不好,我们要做的是用鼓励的方式去帮助孩子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和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孩子学习好,考试考了第一名。我们可以做的是:表达自己真实的喜悦。

阿德勒认为一切问题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处理好三个课题:工作、交友与爱。这三个课题都是人际关系。阿德勒认为没有普遍的人生意义,每个人要为自己的人生确定一个意义。(想起毕淑敏在某篇散文里也说过类似的观点,原来是源自阿德勒。)

目的论是与弗洛伊德的因果论相对应的。弗洛伊德认为你现在的状态是结果,童年的经历是原因。比如,你不喜欢和他人交往,是因为童年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爱,所以你现在在具体行为上表现为不愿意出门,宅在家里,避免与他人打交道。与之相反,阿德勒认为,不与人交往是你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选择了不出门、宅在家里,避免和他人打交道。

目的论与因果论的最大区别在于,目的是可以改变的,原因是不能改变的(发生在过去)。

换一个例子。比如,你认为某个人有很多缺点(原因),所以你很讨厌他(结果)。这是因果论。阿德勒则认为,为了达到讨厌对方的目的,你“创造”了一些对方的缺点,进而达到讨厌对方的目的。如果你决定不讨厌对方了,那么那些原来你认为的“缺点”也就无关紧要了。

更容易理解的例子是处于分手状态的男女。一旦你决定要和对方分手(分手是目的),那么你就会看对方越来越不顺眼。人还是那个人,只是为了达到和对方分手的目的,你需要找一些东西来说服自己。

在阿德勒看来,一切问题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潜藏在“讨厌一个人”这个问题下面的是“逃避与对方的人际关系”(自己的课题)。假设用因果论来解释,即讨厌对方是因为对方有很多缺点(对方的课题),那么就巧妙地把自己的'课题变成了对方的课题。不是我讨厌你,不是我在逃避和你的交往,而是你有很多缺点,所以……

阿德勒把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在把责任转嫁给别人,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

四、理解“发怒”

我对“发怒”一直很好奇。因为我父亲是一个非常易怒的人。小时候,我们三姐妹都会非常小心翼翼,唯恐做了什么事情惹他不高兴。

用课题分离的理论,他发怒是他的课题,我们似乎也没有什么办法。我以前常常把前后发生的事情看成“因果关系”,又或者,认为“凡事都有原因”。特别是在父亲发怒这件事情上,我母亲也会认为是她或者我们做错了什么,才惹得父亲不高兴。现在回过头来看,完全不是这样。更大的可能性是,他不高兴了,他要发怒,进而找到一个或者若干个理由(我们/母亲做了某些事情)来发怒。这样就可以解释他为什么喜欢“翻旧账”,那些“旧账”都是为了合理化“发怒”这一行为的理由。

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发怒是一种交流形态,怒气是为了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发怒并不是真的生气。对方是选择了用“发怒”这种方式来迅速地达到他的目的。类似的方式还有“恐吓”、“说谎”等等。

人际关系中的很多事情可以有很多沟通方式,比如,微博上常常看到熊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可不可以好好讲道理?可不可以慢慢帮助孩子建立“公共场合不应该影响他人”的意识呢?答案一定是可以的。只是需要家长更多的耐心和时间,而且初期不一定能马上看到效果。很多家长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和时间,最后选择了“发怒”和“恐吓”。常见的比如:你再哭,爸爸就生气了!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听说,有些人晚上不愿意回家,“在办公室加班”成了一个常见的借口。这里的“加班”就是一个谎言,对说谎者来说,要解释“我为什么不愿意回家”是一件太麻烦的事情,为了避免和家人沟通“我为什么不愿意回家”这个问题,选择了“说谎”这一方式。如果家人总是纠结着“你为什么欺骗我”就很难真正解决问题。因为“说谎”只是对方选择的一种沟通方式而已,在这里只是一种手段,和手段相比,目的更重要。

阿德勒认为不是不能发怒,而是“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而且,发怒、说谎、恐吓,这些都是逃避真正的课题的手段而已。使用这些工具并不能真正解决自己的人生课题。

有句话流传得很广:自由不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想不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阿德勒认为,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或者说,允许自己被别人讨厌。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不期待表扬),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获得自由。

别人可能喜欢你,可能讨厌你;可能认可你,也可能不认可你。这些都是别人的课题,不是你的。

自由是明白人际关系的主动权在自己的手上。你可以主动去做些什么,但是对方会不会回应,依然是对方的课题。

《被讨厌的勇气》一书里面其实还讨论了更多其他的内容,比如“共同体感觉”、“自卑感”和“人际关系中的权力斗争”,原书也就两百多页,强烈推荐去看原书。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心得 篇3

昨晚,自去年的一次深夜读书,又一次凌晨四点入睡。只因为,今日下午的读书会,群主要求我共享还未读完的《被厌烦的志气》,于是为了这一支配和对读书会的期盼和喜悦,我做出了应允的志气,所以开夜车一气读完。下面是本人对这本书的浅薄相识,和大家共享,也希望感爱好的挚友也拿起这本书,以便我们更多更顺畅的沟通体会和收获。

这本《被厌烦的志气》是一本基于阿德勒哲学思想的心理丛书,是由两位日本作家及哲学家编著,他们分别叫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俩人以一位年轻人和一位禅师即哲人的五个晚上的对话形式,对阿德勒“世界极其简洁,人人都可以获得华蜜”加以分析,里面告知人们:一切的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所谓的自由就是被别人厌烦。而人际关系的起点是客体分别,终点是共同体感觉。

他用家长怎么对待那些不爱写作业、不爱学习的孩子来阐释客体分别,用“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是不能强迫其喝水”的谚语告知家长,学习、工作甚至结婚生子都是他自己的事,孩子也是一个个体,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和全部,所以家长不能强加干涉。他还强调孩子既不应当指责也不应当表扬,是用糖还是用鞭子,产生的结果都是在操纵孩子。

而他还说:共同体感觉是指把他人看成挚友、伙伴,并在其中能够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人只有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志气。

人生课题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爱的课题。而这些课题里,强调“我为别人做了什么而不是要求别人为我做了什么”!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安排式的人生不是没有必要,而是根本不行能。起确定作用的既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而是“此时此刻”,让我们不停的舞动人生,活出精彩。最终,阿德勒哲学论对人生的意义做了说明,他说: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确定,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

就此,我理解的人生意义是:我是个凡人,我活着的意义就是被须要,说白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老娘说,生我那天早晨,生产队分谷子,虽然我刚降生,也给家人分了一份,所以,我觉得,为家人奉献,是我的最大享受,这样挺好!

这本书,建议作为案头书阅读,因为里面的道理不是一遍俩遍,一天俩天明白的,专家说,从现在起,要再用你岁数的一半才能参透悟懂,因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变更不是一蹴而就的。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心得 篇4

表扬也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操纵。

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无论对待长辈或者上司,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

批评或者表扬都是judge别人。要建立横向关系,重点在于鼓励,鼓励是横向关系中的援助。不可用“行为标准”来判断人的价值。任何人不再具有生产能力的时候,比如退休了,受伤生病了,如果只用行为标准来接受自己的人总会受到严重的打击。

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问题:阿德勒心理学好像在让我们做圣人,对于别人惹恼你的事,可以不愤怒,不报复,当作别人的“课题”。虽然这样做可以调节自己的心态,但是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吧?

问题:只因为自己存在于这世上,就是对共同体有价值的吗?可是人非草木啊,当别人不断的奚落你,批评你的能力的时候,被别人pua的时候,内心真的无法感受到价值存在啊!这样的论断,真的脱离平常人了。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心得 篇5

原创: 海漠

这本书的作者是岸一郎(哲学家),古贺史健(自由撰稿人)。这本书以对话的形式,通过年轻人和哲学家之间的辩论讨论阿德勒的思想。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巨头”.

我觉得无论是哲学还是心理学,都是为”活得更好”而服务的。人们研究这个或者阅读相关的书籍绝不是为了装x使自己显得高深莫测,而是为了使人类或使自己活得更好、获得人生的幸福。作者后记里也说了”哲学用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语言来叙述,这原本就很奇怪”.

因此,这本书没有专业和晦涩的词汇,每一句话都可以理解。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阿德勒的想法很容易被接受。书中”青年”的困惑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困惑,而”哲人”的解释完全是反常识的,可能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触及过的思维,或者即使被告知了也不会接受的。

有时候我们被惯性束缚了,觉得无路可走了,不如换一个思维试试(反正都无路可走了,换个方向又不会怎样)。比如我们惯于把现在的困境归结于过去的原因,而甘愿让自己困在原地不去改变,其实这只不过是缺乏改变的勇气,是给自己的一个借口;比如我们人生的很多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我们怕被别人讨厌、我们私自对别人进行干涉、我们时常和别人争斗,其实进行课题分离、把他人当作伙伴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简单、轻松;比如我们不断询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他者贡献中获得价值感,而他者贡献又与他人无关,不需要别人付出对等的回报、不需要别人的评价;比如我们总是给自己设立许多目标、目光总是聚焦于未来,其实我们应该关注于当下,认真地过好现在的每时每刻,到某一个节点该来的自然会来,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体会一下与之不同的心境:在未来设立一个目标,焦躁迫切得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忽视了当下的美好,甚至当下的事情都没做好)。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有一种身居高位的感觉。心中的许多困惑和烦恼也随之解开,读罢,感觉神清气爽了许多。当然,还要付诸实践,人生才算真正意义的解锁。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心得 篇6

最终看完了这本书《被厌烦的志气》。

这本书是以一个迷茫青年和哲人探讨对话的形式书写,其实还蛮创新的。看到后来才发觉,原来当时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是这样跟人探讨哲学书写文章的,不过也让我们读者更清楚的看到问题并找到答案,因为很简单就把自己代入到这个迷茫的青年人身上。

虽然不完全赞同哲人的观点,可是想一下能找到完全相同观点的人,又有几个呢。而且韩寒的那句话我始终很同意,学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我特殊同意哲人说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观点,就是关于课题的观点。

许多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的牵绊,这个真的是深有感受。我们始终都在要求自己去迎合别人的要求,就算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情愿做的事情也是。这个倒是跟我之前参与面试的时候的观点很相像。

当时面试的时候,老板问我:你觉得什么是社会责任感?的确当时我也蒙了一下,我是来应聘做客服的,须要懂这些吗?所以当时我的答案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影响他人。不知道老板对我的回答印象怎么样,不过他倒是始终强调要帮助同事,肯定要相互帮助。这个在团体中是必定的,因为一个团体肯定要相互帮助才能进步的。但是作为团体里面的个人,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一个人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话,那他再去怎么帮助别人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员工。所以各司其职就是这个意思。

所谓各司其职就是我们各人的课题。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有精力和时间去帮别人,要不然的话还要求别人来帮你,那你就是给团体拖了后腿了。

而另一个比较深刻的观点就是目的论了。我们现在的样子行为,并不是归咎于过去的影响,而是我们潜意识里有某种目的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比如说我现在在熬夜写文章,并不是我白天没时间,而是我本身就觉得晚上写文章思路会更清楚。过去的影响其实在于我们怎么总结阅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意义的。追究过去的错误,并不会使时间倒退来消退这件事的发生,但是总结反省过去的错误,却可以使人变得聪慧。所以我们之所以是我们,并不是因为过去的影响,而是对于现在所作出的反应。

人的一生都是有多数个瞬间组成的,跟物理学中的概念说物体都是有多数个离子原子分子组成的概念差不多,只是空间和时间的差别吧。哲人主见我们不须要考虑过去,也不须要张望将来,只须要过好每一个现在的瞬间,那么这一生就可以无愧于心了。

我们过得这么苦恼迷茫,埋怨这个埋怨那个,从来的不是因为缺失机会,而是缺失志气。人都是因为总结改善才有进步,那么从现在起先,给自己志气去过好每一个瞬间吧。

《被讨厌的勇气》的读书心得 篇7

原因只是事情的起发点,而不是确认结果的结论,中间还有一个过程,其过程都在于你想变成什么样的结果。(现实生活中,很少有能做到自己赋予结果的勇气)

对于目的论,我也有疑惑。

例如:我不喜欢这个人,因为她经常随意拿别人东西,这是原因论的角度,按目的论来说,是我一开始对她这个人已经下定啦不喜欢,所以我才会找到这个事来讨厌她?我觉得也不合理!按这样推断,那我为什么不喜欢她呢?

2:人往往很多时候容易被太多的虚幻主义的思想理论而填满认知(这个结论我不知道我看的那一节得结论啦,我写本上啦,但是内容想不起来了)

3: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答案,只不过是对症治疗而已……

4:在选择生活的时候,我们常常一边想要改变又没有改变的勇气……

5:自卑时主观性自己给自己下的结论,自卑有一定程度得促使激励自己

过度得自卑是自卑情节,过度得自我意识,反而回束缚自己!

7:自我肯定不是自我接纳,好与不好我都接受,而不是到达什么地步!他者信赖,对别人的信赖也是自我接纳,他者贡献,都是相互存在主义的

人生的每一个刹那间得此时此刻,不是过去不是未来…

人生不存在普遍性的意义,人生意义在于你的赋予!